自10月17日,陕西通报“上海旅游团”确诊新冠后,本轮本土疫情已波及陕西、内蒙古等10个省市,感染人数过百。
在官方公布的流调信息中,首先确诊的老年游客夫妇核酸检测的结果报告时间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游客夫妇在10月15日9时在嘉峪关市中医医院进行10∶1混检采样,18:21分接到了嘉峪关方面的电话,被告知“混检异常”,18:49分再次接到嘉峪关方面的电话,被要求尽快去医院“复检”。此时两人已经抵达西安。
10月16日上午8时15分,闫、姜夫妇前往西安市第八医院进行核酸采样检测,到17时西安市第八医院初筛结果显示阳性后两人被隔离留观,期间他们已经前往大雁塔、大雁塔北广场、大慈恩寺等景点游玩。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两次关键的核酸检测报告都用了9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网络上也出现了一些认为核酸检测结果出具太慢的质疑声。
9小时出结果真的慢吗?
关于这个问题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已经在2020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提高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的通知》中有了明确要求:
对于发热门诊患者的核酸检测,要在6小时内报告结果,争取缩短至4小时报告;
对于普通门急诊、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等人群的核酸检测,原则上要在12小时内报告结果;
对于“愿检尽检”人群的核酸检测,一般在24小时内报告结果。
这对老年夫妇因为旅游景点要求自行前往医院应从属于“愿检尽检”人群,9小时的报告时间应该说并不慢,甚至相较于国外同行,已经是非常高效的时间了。
从采样到出结果
9小时花在哪里
现在实验室普遍采用的核酸检测方法是荧光PCR法。一份标本从采样到出结果,一般要经过采样、运输、前处理、核酸提取、试剂配置、加样、上机扩增、结果分析这些环节。
国内医疗机构目前使用的试剂盒多为96孔,96孔是什么意思?就是要同时可以测96个标本。一台机器做一个人也是做,做几十个人也是做,出于成本考虑,工作人员一定是等待标本数量足够才上机。
这个扩增环节根据使用试剂和设备的不同,扩增环节一般需要1个多小时,最短也需要约40~50分钟(该环节需要把标本反复升温(到95℃)和降温(到58摄氏度)再升温(到72℃))。
所以光是在实验室内所耗费的时间一般都需要3、4个小时左右,而且基本无法压缩。
而且对于做出的阳性结果,实验室都不可能直接就对外并公布的,结果的复核必不可少,这意味着实验室检测时间要加倍。
当然,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医疗机构,这种检测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它可能需要的时间长短也是不完全一样的。
核酸检测的速度还能提升吗?
很难!我们简单从成本、人力2个方面就能很容易得出结论。
得益于检测试剂的国家集采和PCR实验室的普及,目前国内新冠核酸检测服务已经完全做到了大规模普及。次均核酸检测的价格现如今基本控制在了50元左右。但规模化的检测服务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检测效率。前面提到的96孔其实就是以大规模换低成本的一种妥协。
人力的问题对于非行业内的人来说感受肯定不深。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核酸检测从一个少数大医院才能开展的检验项目到如今遍地开花,这其中增加的工作量是天量的,尤其当全员核酸出现的时候。
但是检验这个行业就这么大,三四十万的从业人员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也难有明显的增长。所以凭空出现的工作量都需要原本行业内的从业人员自行消化!
人力有尽头,2年前如果你告诉我,2年后国内核酸检测量可以做到以亿甚至十亿为单位,500万人的城市全员核酸检测只要2天,还是强制要求,我一定一口盐汽水喷死你!
关于核酸快检的问题
国内一些知名媒体在发文讨论这个的问题的时候,提到了有关核酸快速检测的问题。
有媒体认为采用核酸快检的方式可以在可疑阳性人员复核中发挥作用。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说,这个逻辑可能是成立的。核酸快检确实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做出结果,也许这对老夫妇一开始就会在西安被隔离。但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并不是这样的。
根据最新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快速检测临床规范化应用专家共识》,核酸快速检测是作为常规检测的补充,在因特定原因需尽快获得检测结果、待检人群数量较少、实验室空间场地限制的情况下,考虑采用快速检测。
不建议用于临床疑似病例的确诊、确诊人群(确诊病例、出院后以及无症状感染者)的管理、高风险人群(如密切接触者、来自疾病高风险国家和地区人群)的主动检测;由于通量较小,也不建议用于大规模人群筛查。
所以其实理想的情况是,该对夫妇一开始就是以疑似病例的身份前往医院做核酸检测,医院采用快检的方式迅速得出结果并及时隔离,后续再采用常规方法复核阳性结果。
写在最后
从去年武汉解封一直到现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们共同经历了一波又一波国内的局部疫情,但也在这一波又一波的疫情当中,对病毒的了解有更深的认识,出现了更多的问题。
现如今,核酸检测报告已经事实上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通行证。但我们更要科学的看待核酸检测报告,防疫工作也不能完全依赖于核酸检测。不管是多长时间的核酸检测报告,其本身只是某个时间点的结果,我们更多的要依赖于日常自身做好防护的工作,既避免传染别人,也避免被别人传染。
日常生活中的防疫与其纠结核酸检测的速度与效率问题,更应该思考该如何完善现有防疫流程,堵上漏洞。
文章来源于:检验医学,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