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过敏原检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报告单一出,医生“沉默”了,患者“流泪”了。一份报告单中竟然同时出现了好几个特异性过敏原阳性,有些是与临床表现相关的,有些则是没有一点症状的,还有些甚至是日常所接触的。那么这些阳性的过敏原到底孰“真”孰“假”?患者应当采取怎样的预防与治疗措施?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检验方法不对?还是试剂有问题?都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因为它的存在:交叉反应性糖类决定簇。
交叉反应性糖类决定簇(Cross-reactive Carbohydrate Determinants,CCD)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糖蛋白中的糖类基团,哺乳动物会识别CCD为外源抗原,可诱导人体产生与多种变应原发生交叉反应的抗特异性IgE(anti-CCDIgE)[1]。
目前临床中主要检测的是患者血清中的IgE抗体。对草和毒液过敏人群中大约20%~37%具有抗CCD的循环IgE,这些抗体通常被认为与临床过敏症状无关,但由于这些共有的糖基抗原表位会造成交叉反应,anti-CCDIgE被认为是导致临床检测sIgE假阳性、与临床不一致的血清变应原试验结果的重要原因。通过一项4568例就诊的患者文献分析,CCD在过敏性人群及过敏原种类中的分布具有以下特点 [2] :

图1 能结合IgE的N端糖基结构[3]
1.皮疹、荨麻疹湿疹患者中anti-CCD IgE阳性率最高
4568例就诊的患者中明确诊断为过敏性疾病的有3618例,其中anti-CCDIgE最高的是皮炎、荨麻疹湿疹患者,阳性率为9.00%;各主要过敏性疾病中血中anti-CCDIgE阳性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主要过敏性疾病anti-CCDIgE阳性率 分析
2、特异性过敏原阳性数目越多,则anti-CCDIgE出现的概率越大
anti-CCDIgE阳性的患者中,各变应原的血清sIgE阳性的项目数目为0的有33例,血清sIgE阳性的项目数目为1的有37例,血清sIgE阳性的项目数目为2~5的有128例,血清sIgE阳性的项目数目>5的有137例。

图2 血清sIgE阳性的项目数目和血清anti-CCDIgE的关系
3、吸入过敏原中的树木组合及食物过敏原中的花生、黄豆、蟹最容易出现anti-CCDIgE
另一篇文献中研究表明,CCD阳性组血清经抗CCD抗体吸附剂处理后吸入性过敏原sIgE中的树木组合、豚草、艾蒿、蟑螂和葎草与食入性过敏原sIgE中的花生、黄豆和蟹的检测值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
研究中直接使用抗CCD抗体吸附剂处理样本,通过对比处理前后的结果发现,62例CCD阳性指示带样本经抗CCD抗体吸附剂处理后有61例CCD阳性指示带转阴,转阴比例为98.4%,还有1例级别下降,通过加大吸附剂的浓度后也转阴。CCD阳性组阳性条带数在吸附后明显下降,而CCD阴性组无变化,说明抗CCD抗体吸附剂能抑制anti-CCDIgE对过敏原阳性结果的干扰,而对真阳性样本不产生影响。

图3 CCD阳性组sIgE在吸附剂处理前后检测值的变化情况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于CCD的“偏爱”有所了解,我们知道了临床中检测结果同时出现多个特异性过敏原阳性或者与临床症状不相符的情况,极大概率存在CCD的干扰,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对这些方面多加注意即可,那么所谓的“假阳’等情况就可迎刃而解。而是否真正能够辨别CCD干扰就在于检测试剂中有无CCD这一个检测项目。
那么真正能够辨别CCD干扰的”它“来了:深圳市亚辉龙推出的全新过敏原检测试剂,使用主流的免疫印迹法,包含常见的吸入和食物过敏原,种类多达23种。最与众不同的是同时含有总IgE、特异性IgE和CCD三重指标,一步到位。总IgE可以评估患者的过敏风险;特异性IgE可以确定患者具体的过敏原;CCD可以从众多的阳性过敏原中准确辨别哪些是真正的过敏原。有了”它“,医生可以”畅所欲言“,患者也不必”忧心忡忡“。
【参考文献】
1.王美玲, 冯珍如. Ⅰ型变态反应中交叉反应性糖类决定簇的研究进展[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2(3):6.
2.莫燕芳、高如秀、蔡健梅、申学基、陈雄毅. 交叉反应性糖类抗原决定簇抗IgE在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分析[J]. 黑龙江医学, 2020, 44(9):4.
3.Ree V , Ronald. Carbohydrate Epitopes and Their Relevan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llergic Diseases[J].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Allergy & Immunology, 2002, 129(3):189-197.
4.王燕, 朱泽华, 汪明星,等. 抗交叉反应性糖类决定簇抗体吸附剂在过敏原体外检测中的应用价值[J]. 浙江医学 2021年43卷19期, 2123-2127页, ISTIC CA, 2021.
文章来源于检验医学,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