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导致的内涝、洪水,近乎瘫痪的城市交通,断电的一些医院、养老院,都可以说是险象环生。但俗话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洪涝灾害后的防疫工作,也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灾害后的疫情,可能比洪水还可怕
洪涝灾害过后,由于供水系统损毁、污染,饮食安全难以保障、居住环境受到破坏,人群与病媒生物的接触机会增多、人口流动性加大、人群抵抗力降低以及卫生服务可及性降低等因素影响,极易发生各类传染病疫情。
1992~2012年间全球灾后疫情爆发情况汇总
而在历史上,国内国外都曾有过多次洪涝灾害后疾病爆发的情况,严重者甚至出现了因灾后传染病死亡的人数,比因洪水而死亡的人数还多的现象。
1931年,长江发生了洪灾,近15万人因洪水直接丧命,但在此之后的饥饿和传染病却再次夺走了超过300万人的生命,远超过洪水本身带来的死亡。
1932年8月7至10日,哈尔滨暴发水灾,霍乱、猩红热、白喉、麻疹流行,死亡人数未进入统计。
1980年,毛里求斯的一场飓风和洪水后,伤寒热爆发。
1991年哥斯达黎加大西洋区域地震后引发的洪水,以及2004年在多米尼加共和国的一场洪水都导致了疟疾的爆发。
1996—1997年的罗马尼亚、1997年的捷克、1998年后的意大利,都在强降水和洪水后爆发了西尼罗热。
洪涝灾害后,这些传染病请务必注意
洪涝灾害后,易爆发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肠道传染病
当水资源缺乏、卫生条件被破坏、日常生活环境被污染时,肠道传染病传播风险会明显增加。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伤寒、肠道病毒感染、甲型或戊型肝炎、霍乱等。
此类传染病主要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特点是潜伏期较短,发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危害性大,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很容易造成某种肠道传染病的大面积流行与爆发。
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的致病原因包括细菌、病毒、衣原体和支原体等,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百日咳等。
传染病患者是呼吸道传染病最主要的传染源。洪灾灾区的临时避难点房屋简陋拥挤,空气流通不畅,卫生条件比较差,再加上饮食不规律,人们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传播。
皮肤传染病
洪涝灾害期间由于躯体长期浸泡在水中,容易导致各种皮肤病发生,常见的有:
手足浸渍:主要表现为手足部位糜烂、脱屑和渗出,严重者可造成皮肤局部感染和溃疡,通常位于手指和足趾间。
皮肤藓病:洪涝灾害时,生活环境温暖潮湿,若此时身体一些部位长期浸泡在水中已造成各种藓病多发。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由于洪水淹没了某些传染病的疫源地,大量鼠类和动物迁徙到高地,形成新的疫源地,会导致相应的疾病传播,常见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有钩端螺旋体病和肾综合征出血等。
此类疾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且死亡率高。
虫媒性传染病
由于降水、气温、空气湿度与地面植被等条件的变化,促使很多病原体繁殖加速,并且滋生出大量协助病原体传播的昆虫媒介。由虫媒传播的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登革热等疾病的传播风险会大大增加。
因此,不管是医务人员还是普通市民,在洪涝灾害后都要注意疾病预防:
1.注意饮水卫生
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装水的缸、桶、锅、盆等必须干净,并经常倒空清洗;对临时的饮用井水、河水、湖水、塘水,一定要进行消毒。
2.注意饮食卫生
生熟食品要分开,食物要煮熟煮透;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水产品;不吃剩饭剩菜,不吃生冷食物;不到无卫生许可证的摊档购买食品。
3.注意环境卫生
清除住所周围的污泥,垫上砂石或新土;清除井水污泥并投以漂白粉消毒;家具清洗一遍再搬入居室;整修厕所,修补禽畜圈;不随地大小便,粪便、排泄物和垃圾要排放在指定区域。家畜家禽要圈棚养,搞好圈棚卫生,不让其粪便流入水中,粪便等发酵后再施用;家畜家禽圈棚要经常洒灭蚊药,栏内的禽畜粪便也要及时清理入集中粪池。
4.做好防蝇灭蝇,防鼠灭鼠,灭螨防螨
灭蚊灭蝇关键在于清除各种积水,疏通沟渠,主要是清除房前屋后、院落内的盆罐积水,饮料瓶、矿泉水瓶等更应引起注意。粪缸、粪坑中加药杀蛆,室内用苍蝇拍灭蝇,食物用防蝇罩遮盖;灾后清洁环境、堵鼠洞、清除散落的生活垃圾是保证灭鼠效果的关键。保持住屋和附近地面整洁干燥,不要在草堆上坐卧、休息。
5.注意手部清洁
不用手(尤其是脏手)揉眼睛,勤洗手,毛巾、脸盆、手帕等应专用,若不得不与病人共用脸盆,则应让健康人先用,病人后用,用完以肥皂将脸盆洗净。
6.预防皮肤溃烂
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随身用毛巾等擦汗。可在皮肤皱褶部位扑些痱子粉。下水劳动时,每隔1-2小时休息一次,擦干脚,在阳光下曝晒片刻。每次劳动离水后,一定要洗净脚,穿干鞋。当发现脚部皮肤破溃并有加重趋势时,如情况许可应暂时不下水。要设法穿长筒靴。有足部皮肤病的应少下水。
7.及时就医
如果感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找医生诊治。特别是发热、腹泻病人,要尽快寻求医生帮助。其次是遵听医嘱,配合传染病隔离,注意药物使用方法。
洪涝灾害后,这些传染病请务必注意
对于经历洪水中的经期女性,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邹世恩教授提出五点自救方法:
(1)要及时脱困;
(2)脱困之后尽快洗个热水澡,要淋浴不要盆浴;
(3)每天清洗外阴,保持外阴干燥;
(4)注意保暖,适当喝点热饮,如热汤、热牛奶;
(5)如果痛经加重,可以使用止痛片。如果内分泌物增多,变黄有恶臭,伴有小肚子痛,要及时去医院就医。
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妇二科主任、主任医师刘巍这样提醒:女性经期淌水或浸泡在冷水中可能因受寒导致月经量增多或痛经,应该:
1.尽快离开潮湿环境;
2.及时用温开水清洁外阴;
3.更换清洁的卫生用品和内裤,并保持外阴干爽和腹部温暖。
有条件的情况下,女性经期可以遵医嘱使用稀释后的弱酸性护理液清洗外阴,非经期建议使用清水清洁。
刘巍强调,“但是不要冲洗阴道内,不仅有可能会破坏酸碱平衡,导致抵抗力下降,还有可能引发感染。”
同时,不处在生理期的女性也并不是完全安全的!由于女性的尿道相比男性更短更宽,所以这种情况下更容易导致尿道感染。而尿道离阴道口很近,尿路感染进一步有可能会导致阴道感染发炎。所以不论是否在经期,在浸泡在洪水之后都要做到:
1.及时上厕所排尿,把把存积在尿道口的细菌最大程度地排出;
2.及时地清洁外阴,用矿泉水或者是干净的湿巾;
3.及时更换内裤;
4.观察自己的分泌物,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附:灾后注意事项
1. 房屋消毒
被洪水淹没的房屋要彻底消毒,包括空调、供暖管道和过滤器。
返家后一定要消毒餐具,至少在沸水中煮15分钟或用化学药片消毒。
2. 消除霉菌
洪水退却后,及时排出家庭中积水。家庭中使用除湿机,把床上用品、窗帘等物品尽快拿到室外晾晒,墙纸等需要揭下晾干后重新贴于墙面。必要时可以请专业家装公司处理。
随后几天,物品上如果有了霉菌显现,可以使用热水加洗涤剂清洗。食品、书籍、小家电、玩具、化妆品、普通家居接触到洪水或者出现了霉菌之后,建议直接丢弃。
3. 家庭安全
戴好手套、口罩、穿上雨靴小心清理房间。小心洪水之后可能出现的一些危险动物,比如蛇、蚊虫、老鼠。
饭前便后、接触过洪水后,都要用干净的水洗手;不用手揉眼睛、摸口鼻,尽量保证皮肤清洁;家里有小朋友的,一旦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
洪水中可能出现的外伤及时清洗后续处理。
4. 防止触电
洪水消退后也不要急着出外淌水,积水处还是有触电风险存在,也不要急着打开使用已经被水浸泡过的电器,确保干燥或者等维修人员检修后再使用。看到路边有电线断掉及时联系电力部门。如果确实有出门必要,可以穿着雨靴减少触电风险。
如若发生触电,首要的抢救措施是迅速切断电源,然后再抢救伤者。切忌直接接触伤者。施救者做好自身绝缘保护,用干的木棍、塑料棒等不导电 的物体挑开电线,最好能够穿上胶鞋或站在干的木板凳上,戴上塑胶手套。
文章来源于:医学检验沙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