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革兰染色阴性螺旋状细菌,主要通过口-口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Hp感染几乎均可引起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在慢性炎症活动的基础上,部分患者还可发生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一系列疾病。
全球自然人群Hp感染率已超过50%,在发达国家感染率约为30%,在发展中国家则可高达80%。中国自然人群中Hp 感染的多中心研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Hp感染率为40%~90%,平均为59%。
幽门螺杆菌可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是最主要的致病病原体。在一项由广东省中医药局资助的关于Hp分型研究中,发现Hp Ⅰ型感染与胃部病变密切相关。
不同研究证明,Hp Ⅰ型是强毒力株。对于Ⅰ型感染,应及时、严格地进行Hp根治治疗,而对于临床症状轻微的Ⅱ型感染者,可实时监测,药物治疗暂缓。
幽门螺杆菌检测及抗原选择
不同国家/地区的诊疗指南均对Hp血清学抗体检测给予肯定。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明确:血清Hp抗体检测(经临床验证、准确性高的试剂)阳性提示曾经感染,从未治疗者可视为现症感染。
另有研究表明:血清Hp抗体检测不易受药物(如胶体铋、抗生素)影响,因此,在特定临床情况下,例如胃肠道出血、萎缩性胃炎、胃淋巴瘤和胃癌,血清学是最有效的诊断方法。
在血清Hp抗体检测中,存在天然抗原与重组抗原两种选择。一项关于天然和重组抗原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作用的研究,与重组抗原相比,天然抗原敏感性更高。
细胞毒素(CagA)和空泡毒素(VacA)是Hp Ⅰ型特有的蛋白,两者在临床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Hp Ⅰ型天然抗原除了含有CagA和VacA,还含有丰富的外膜蛋白。外膜蛋白在Hp的检测中同样举足轻重。在致病机制方面,外膜蛋白有助于Hp在初级阶段附着于胃上皮细胞,并增加Hp的毒力。
有研究表明,外膜蛋白在感染患者机体中具有强的免疫原性。外膜蛋白在急性感染检测中更灵敏。联合使用细胞毒素(CagA)、空泡毒素(VacA)与外膜蛋白,在可检出Hp Ⅰ型的基础上,更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是疾病筛查的重要帮手。
当前,Hp感染已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Ⅰ型感染,其感染率更高,致病性更强。各国已出台Hp感染抗体检测的相关指导,Hp Ⅰ型的诊断对于用药、治疗具有指导意义。联合使用细胞毒素(CagA)、空泡毒素(VacA)与外膜蛋白,提高HpⅠ型检测的灵敏度,对降低疾病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于IVD资讯